发布时间:2020-10-22
“延长房屋使用寿命”?或许这个话题很奇怪,但是这正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话题,根据相关数据表明: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
居民住宅很显然不属于“重要建筑物”之列,但法定的年限最少亦应该满足50年的使用,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房屋都出现50年罕见,30年普遍。
房屋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老化、随意拆改房屋结构、房屋荷载超重使用、相邻建筑工地施工影响等因素,这些都会造成房屋出现损坏产生安全隐患,严重的可能造成房屋倒塌,这些可不是危言耸听。
未经房屋鉴定的房屋,居民平时要定期观察房屋内墙壁、地板、天花板等位置是否存在沉降、倾斜和裂缝等现象。重点要注意观察裂缝出现的部分这些都是房屋质量鉴定的项目。其中,由材料干湿变化引起的地面、墙面网状裂缝,或由热胀冷缩变形原因造成的裂缝不属于危险裂缝。居民碰到类似情况须引起重视,并尽快进行房屋安全鉴定。
常会在媒体报道中看到危险房屋介绍,但是我们对于危险房屋的相关知识还是不了解。到底什么样的房屋是危险房屋呢?
当房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安全鉴定人应当及时委托房屋安全鉴定单位进行房屋安全鉴定:
1. 房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有明显下沉、裂缝、变形、腐蚀等现象的;
2. 房屋超过设计使用年限需继续使用的;
3. 自然灾害以及爆炸、火灾等事故造成房屋主体结构损坏的;
4. 需要拆改房屋主体或承重结构、改变房屋使用功能或者明显加大房屋荷载的;
5. 其他可能危害房屋安全需要鉴定的情形。
存在上述情况的房屋,未经鉴定或者经过鉴定不符合房屋安全条件的,不得作为经营场所的使用.
在房屋安全鉴定过程中房屋结构性裂缝分为两种形式脆性破坏裂缝和塑性破坏裂缝:
脆性破坏裂缝的出现较为突然,一旦出现对于整个房屋结构的影响很大,会造成房屋的损坏,因此在进行房屋安全鉴定检测过程中要着重对易出现脆性破坏裂缝的地方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进行提前加固,防止裂缝出现。